最近不管是美国还是国内的各种政策都在牵动着大家的神经,尤其是有点小钱又想致富的广大劳动人民,总是关注着国际大事,思考着人类文明这艘大船要开往何方,我便也是这其中一员。

在这眼瞅着全球大放水就要来了的时刻,和朋友们闲聊几句,这次我们还是聊聊经济,聊聊我认为未来将不复存在的经济学。 在这之前,先简单聊聊经济学的历史,只有看清楚历史,才能看清楚未来。

我们现代意义讲的经济学,其实并不久远。标志性的开端我认为便是 1776 年亚当斯密发表《国富论》开始。在那之前,社会的运转并不需要单独的这门学科来辅助。比如在中国,从西周的井田制开始,到秦之后不管是按人头还是按土地收税,经济逻辑都很简单。人们在土地上耕种,产出粮食,手工业者们制作一些必需品,交易依靠贵重金属,国家征税,垄断盐铁,维持稳定。若不是西方工业革命对市场和原材料产生了巨大的需求,中国这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便能继续维持下去,只不过每隔几百年便会因为土地兼并和政府腐败改个朝换个代罢了。

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,标志工业革命开始。社会的运转变得复杂了,我在之前的文章《美联储加息降息为什么会影响到我吃猪脚饭》里面讲过,出现了土地、原材料、能源、市场、技术、交通等各种生产要素,社会的运行需要更多的人协作。

于是,由《国富论》所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产生了, 古典经济学主要表达了市场这个“看不见的手”的理念,鼓励自由贸易和竞争。

完全的自由贸易和竞争当然会导致问题,比如资本垄断之后对工人权益的剥削,又比如信贷和资本的无序扩张会导致周期性的金融危机。所以就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《资本论》,有了凯恩斯的《就业、利息和货币的通论》。

凯恩斯反驳了古典经济学派的自由放任理念,主张政府应该积极干预经济,通过公共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。这便是凯恩斯主义,虽然似乎自由主义才是“主旋律”,但是实际上各国政府都在对经济进行干预。比如 08 年的时候不管是我们的四万亿还是奥巴马对华尔街的救济,还是最近几年的贸易战和疫情后各国的大刺激,政府干预在其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而且我们看到,政府的作用似乎越来越大。

这便是我今天要聊的一个观点,那便是经济学不存在了,准确点说是我们所理解的经济学在未来可能会彻底改变(原谅我的标题党,看三体的同学应该会 Get 到这个标题的点)。

先立个论,我认为未来几十年,社会上 50% 以上的工作岗位将会由政府提供支持,将会产生大量的公益性质的岗位,经济活动中很大一部分将会变成分配型经济。 这里说的分配经济是我自己定义的一个名词,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更加激进的凯恩斯主义,其实也和现在有提到的 UBI(Universal Basic Income,全民基本收入)类似。但是我尝试从一种更深层次,或者也可以说更极端的方向去推理,看看未来这样的社会中经济是如何运行的。

首先先说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,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剧变。农业时代的小农经济之所以被破坏,正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改变了生产关系,进而改变了社会形态。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受过教育的工人,所以出现了工人阶级,高等教育普及,大家族的生产单位破碎,人们定居到城市,催生了新的娱乐消费和工业品消费。

那当下,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将要开启新的一轮革命,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《你低估了数字时代,这才是真正的元宇宙》,里面提到了人类并不能够平白无故的“创造”出任何资源。我们只是在把某些物质转换为另外一些物质,或者是把某些物质按照某种我们期望的方式组合。

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将会让人类组织物质和转移能量的能力快速提升,这其实已经在发生了。实际上,如果只算上人类基础的衣食住行的需求,现在的人类每天工作一个小时就可以满足人类的生活了。早在 100 年前凯恩斯曾预测到 21 世纪的现在人们每周只需要工作 15 个小时(凯恩斯:《我们孙辈的经济可能性》)。虽然凯恩斯的预言并未应验,但是生产力理论上来说确实到这个水平了,未来只会更多的超过这个水平。

未来农场、工厂、交通、建设都是大量的自动化的在运行,能源也变成了清洁能源,人口目前也没有出现全球爆炸性的增长,那么人类能够躺平呢?经济学会变成什么样?

显然,按照历史经验,人类并不会躺平。我们看看现在就明白为什么了,人类创造出了大量的新需求,新的需求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,就业率也是政府的主要目标——社会可不养闲人。当然高福利社会是存在的,但是永远会有诱惑来激励你去工作。

那当一切都自动化的时候,经济活动的意义是什么?社会经济会如何运转?

首先,人类的需求和创造力会持续上升,不管是登陆火星还是创造元宇宙,在创新领域的竞争依然存在,军备竞赛也不会停止。就好像我在上一篇文章《美联储加息降息为什么会影响到我吃猪脚饭》中所说:经济不过是让太阳的能量可以更好的流动,不断推动以文明进步为代表的秩序的发展,用以对抗宇宙的熵增。

人类的扩张会继续,工作也会继续,但是好消息是繁重的体力或者枯燥的脑力活动的工作将会消失,真正对抗宇宙熵增的工作将会交给少部分人完成,真正娱乐至死的时代将会到来。然而,社会总要有一些正能量,整天泡在元宇宙里面打游戏成何体统,还是要鼓励人们出去走走,鼓励人们互相关怀。 所以,很有可能未来普通人的一周是这样度过的:

  • 周一去公园当志愿者,指导小朋友打羽毛球,顺便和几个狐朋狗友来一场友谊赛。
  • 周二花巨资去音乐会听一场演出,好巧不巧台上还有自己的一个同学。
  • 周三休息一下元宇宙里面买了一个新的黑神话悟空的 DLC,狠狠地爽了一把。
  • 周四去当了一上午的教练,教别人打羽毛球,太累了,下午在家休息做了一顿饭,机器人要帮你切菜,你拒绝了,想要自己体会一下备菜的乐趣。
  • 周五看到老朋友在朋友圈晒自己去火星旅行的 Vlog,有些羡慕,看了看自己的存款,有些郁闷。
  • 周六去做了一个心理按摩,温柔的小姐姐给足了情绪价值,感觉人生又值值得了。
  • 周日去寺庙抄了会经,还有志愿者讲解佛法,感觉自己愉快多了,就这样,一周愉快的度过了。

看上去真是美妙的未来呀,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旅行,做做志愿者或者找一个简单的工作就可以过上好日子。 不管是去公园当志愿者还是做教练,这些工作都很容易就能找到。现在这个社会最重要的就是提供情绪价值,只要你不是机器人,找份工作那还不是简简单单,政府网站上都有。

等到了那一天,经济学便不存在了,没有失业,没有金融危机,有的只是一个富足美好的时代。

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,每周只需要工作 15 个小时。

头图是 SpaceX 星舰助推器回收成功的画面,希望等到人类登上火星的那一天,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了。